上纵横小说App,新人免费读7天
已抢580 %
领免费看书特权

第四十二章

打压都打不垮销量!

魔都的《点歌台》,播出第二天,就有听众打电话询问歌名,哪里能买到货。

紧接着登陆京城电台黄金时段。京城影响力巨大,当天下午导播间就被询问电话打爆。

次日,央广音乐频道和魔都电台点播电话暴增。

然而,就在央广音乐频道持续热推几天后,陈昊敏锐地察觉到一丝不对劲。

原本安排在黄金时段(如晚高峰)的播放次数,似乎被悄悄减少了,挪到了非黄金时段。

他托在央广的朋友打听,对方支支吾吾,只隐晦地提了一句:

“上面有人觉得这歌……嗯,格调还可以再高点?可能领导有不同看法吧。”

陈昊心里一沉,隐约感觉有只无形的手在试图降温。

但此时歌曲的热度已经如同燎原之火,电台减少的这点播放量,根本无法阻挡从全国各地涌来的催

货单。

杨胜良发动关系,直接把歌曲推上了央视一个重要的午间音乐推荐栏目!

这无异于在烈火上又投下燃烧弹!

歌曲的热度和知名度瞬间冲上了一个新的台阶,直接导致全国范围内的需求海啸般爆发。

新星座前期按陈昊“谨慎乐观”备的21000张磁带光盘,面对这突如其来的海啸,一周内就见了底。

陈昊慌了,要知道,就在唱片发行的第一天,工厂还问他要不要再制作一些,结果被他以“风险太大,先看看市场反应”为由否决了。

他疯狂联系加工厂,加价、三班倒、24小时赶工。

生产线轰鸣,产品成箱运出。

但这增量面对全国雪片般的催货单和咆哮电话,杯水车薪。

生产速度远跟不上爆炸增长的需求。新货刚下生产线就被守候在工厂门口的各地批发商瓜分一空,根本填不满那巨大的缺口。

更糟的是,杨胜良运作下,歌曲热度在电台限制的阴影下,依然凭借强大的口碑和央视的曝光,迅速蔓延到苏、粤、川省等七八个人口大省的电台。

宣传铺开的范围远超预期,市场缺口被撕扯得更大。

陈昊看着财务每天疯涨的销售报表和预估利润),证明了他的眼光没错。

但这快乐被更强烈的懊恼和自责缠绕啃噬——是他因可笑的“谨慎”,让无数本该更早、更多流入的钞票,眼睁睁流走或消失。

每一通催货的咆哮电话,都像小锤敲打在他心头。

痛,太痛了!

他此刻才真正明白,孟超当初坚持要分成模式时,眼神里那种笃定从何而来。

这哪是歌?

分明是座还没挖完的金矿!而自己差点亲手把矿口给堵小了。

与此同时,在魔都某个安静的角落,孟超也接到了杨胜良略带忧虑的电话,提到了央广播放时段调整的“小动作”和一些圈内开始流传的“非专业”、“格调不高”的论调。

孟超拿着电话,听着音像店里隐约传来的《等一分钟》旋律,嘴角却勾起一抹冷冽的弧度。

他刚刚入圈,又没跟人发生过什么冲突,来自京圈的压力.....

那么,问题只能出在那瑛身上了。

“京圈的动作?比想象中来得快啊。”

他心中了然:那瑛这个人果然气量狭窄。

不过,那又如何?

电台可以微调时段,乐评可以指手画脚。

但音像店里那挤破头抢购的人群,那为了一首歌跑遍几条街的执着,那老板电话里气急败坏的催货咆哮……

这些,才是最真实、最无法被抹杀的市场力量!

“想用老一套捂盖子?”

走在街上,孟超看向窗外繁华的街道,眼神锐利如刀:

“可惜,时代的风向,已经有点不一样了。”

......

很久以前,他看过一期,关于周杰轮的早期访谈。

里面提到在他刚出道不久、凭借第一张专辑《Jay》开始走红时后,走在街上开始有人指指点点,然后鼓起勇气上前要签名。

那种感觉既开心(作品被认可)又有点不习惯(私人空间变少)。

孟超一直在想,之所以自己体会不到那种感觉,是因为从未红过。

然而这次,他结结实实有了“成名初体验”。

就在专辑发布后三四天后,孟超像往常一样出门去楼下的小商超买东西。

因为天气热,也就是买点日用品,他穿着短裤拖鞋就下楼了。

结果还没走到店门口,就听到一段熟悉的旋律。

“我在等一分钟,或许下一分钟........”

竟然是自己的歌,孟超心情一下子就亮堂起来了。

对他而言,播放自己的歌曲,就等于是一种认可。

关键这个小商超的收银员就是他楼下的邻居,看见他来了以后,竟然很激动地拿出笔找他要签名。

孟超很难形容那种心情,他那一刻才真切地感受到:

“哦,原来我真的是火了!”

因为连日常生活中最熟悉、最不把他当回事的街坊邻居都开始找他签名了。

那一天的时间,是1999年6月26日。

孟超觉得,自己永远都会记住那一天。

不过,更让孟超高兴的是,《等一分钟》除了魔都一隅,在其他省份的售卖也在快速推进。

新星座的发行渠道显然伸不了这么远,再说货源紧张,京津冀都尚且吃力,更别说其他省份。

眼见盗版商如同闻到血腥味的鲨鱼,已经蠢蠢欲动,准备借着这股热潮分一杯羹。

孟超和陈昊心急如焚——他们必须在盗版全面铺开前,把正版专辑送到全国各地的音像店里!

就在这个关键时刻,魔都百代唱片公司主动找上门来,表达了强烈的合作意愿。

他们看中了《等一分钟》的火爆势头和巨大潜力,提出愿意拿出200万,买断《等一分钟》专辑在全国的制作发行权。

这个价格不算低,而且明确只是制作发行权,歌曲的版权依然牢牢握在新星座和孟超手里。

在新星座总经理办公室。

孟超和陈昊经过商讨,一致认为:

不能卖断!

不到一周时间,正版专辑销售量就突破了3万张,这还只是刚开始。

全国市场有多大?

潜力有多深?

200万就想把这块巨大的蛋糕整个端走?

况且,专辑售价因为之前是新星小厂试探市场,定得偏低,一旦全国铺开,价格完全可以回归正常水准,利润空间会更大。

“杨总、陈总。”

孟超看着陈昊和杨胜良,语气坚定:

“这歌的劲儿才刚开始发,全国市场像片刚开垦的沃土。200万买断发行,太亏了。

而且,把鸡蛋全放在一个篮子里,万一唱片公司的渠道铺货不够快、不够广,反倒让盗版占了先机,我们哭都来不及。”

上纵横小说支持作者,看最新章节

海量好书免费读,新设备新账号立享
去App看书
第四十二章 打压都打不垮销量!
字体
A-
A+
夜间模式
下载纵横小说App 加入书架
下载App解锁更多功能
发布或查看评论内容,请下载纵横小说App体验
福利倒计时 05 : 00
立即领取
05 : 00